![广东新闻热线](upload/logo/64.png)
(观察者网讯)8月4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刊发了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专访。《南华早报》称,这是泽连斯基在俄乌冲突后首度接受亚洲媒体专访。
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正在寻求机会与中国“直接对话”。他在采访中对于中方希望保持“平衡”的态度表示理解,同时他也认为,这场冲突是以“俄罗斯无端入侵乌克兰主权领土”为前提的。
泽连斯基 图片来源:乌克兰总统新闻办公室
泽连斯基表示,他想要与中方“直接对话”,乌方也已就此提出正式要求。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强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密切,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有着一定地位,这类对话“会有帮助”。
“(中国)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所以(它)可以在政治上、经济上影响俄罗斯。而且,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泽连斯基表示,自己理解中国希望在冲突中保持“平衡”的态度,但他认为,这场冲突是以“俄罗斯无端入侵乌克兰主权领土”为前提的。
他说,他相信中国和乌克兰有着相似的价值观,“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和平中,祈愿能够安定”。根据联合国人权办公室截至8月1日的统计,俄乌战事已造成至少5327人死亡、7257人受伤。
泽连斯基在采访中强调,在冲突爆发前的数年间,基辅一直在寻求与北京建立密切的关系。泽连斯基透露,他一直想让“乌中关系得到加强,并且每年都有发展”。
今年是中国与乌克兰正式建交的30周年。根据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数据,就去年而言,中国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接近190亿美元。其中,乌克兰对华的商品出口额达到80亿美元,中国对乌进口额为109亿美元。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及其亚洲盟友已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泽连斯基也利用个人社交媒体和国际媒体曝光,向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施压,要求其提供更多帮助。
本周早些时候,俄罗斯驻新加坡大使库达舍夫(Nikolay Kudashev)表示,尽管俄罗斯面临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指责,但莫斯科在亚洲的地位仍然没有动摇,而且俄罗斯在亚洲的印象仍是“雪白的”(snow-white),西方国家为孤立俄罗斯而采取的举措事实上已经失败。
对于俄乌冲突,中国外交部此前明确表示,俄乌危机延宕至今,中国始终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外交努力,主张各方保持克制、各国平等对话,并以实际行动避免局势继续恶化和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主张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
上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与印度外长苏杰生就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并阐述了中方围绕当前乌克兰局势的三点关切。其中一点,就是反对损害别国的正当发展权益。
王毅 资料图
王毅指出,有的国家以乌克兰危机为借口,对中国等其他国家滥施单边制裁,既不正当,也不合法,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正常交往,违反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也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复杂化和扩大化。各方应对此予以共同抵制并努力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国际合作环境。
延伸阅读
德国前总理称俄方想谈判解决冲突 泽连斯基:他“令人作呕”
据路透社8月4日报道,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周三告诉德国媒体,俄罗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而上个月达成的粮食出口协议,可能为推动实现停火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他的这番言论却招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猛烈批评,后者称施罗德的行为“令人作呕”。
泽连斯基在周三深夜的视频讲话中称:“当具有欧洲价值观的主要国家的一些前领导人,在为对这些价值观开战的俄罗斯工作时,这简直令人作呕。”
作为对施罗德有关停火谈判言论的回应,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将其说成是“俄罗斯宫廷的声音”。波多利亚克还明确表示,此前达成的粮食出口协议不会带来更广泛的谈判。
他还称:“如果莫斯科想要对话,球就在他们一侧的球场上。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停火和撤军,然后,才会有建设性(对话)。”
施罗德与普京。图源:外媒
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俄罗斯总统府克林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周三表示,乌克兰可以随时通过向俄方提出的条件让步以结束持续的冲突。他说:“俄罗斯已准备好(达成和平协议),乌克兰方面非常了解我们的条件。无论如何,它们都会实现。”
佩斯科夫解释说,早在3月下旬,俄乌两国就接近以俄罗斯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分歧,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期间准备的协议草案,遭到乌克兰方面的否决。
RT称,在指控俄罗斯犯下“战争罪”后,基辅方面中断了与莫斯科的谈判。俄罗斯称这一指控是基于捏造的证据。乌克兰领导人此后坚持认为,只有在西方武器的帮助下让俄罗斯在战场上被击败后,谈判才能恢复。
佩斯科夫还证实,施罗德上周访问莫斯科时确实曾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他补充说,尽管媒体猜测这位78岁的德国前总理可能会出面调解俄乌冲突,但他本人“表示没有意愿”那么做。
路透社指出,施罗德曾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担任德国总理,在其任内以及卸任后积极推动“北溪-1”和“北溪-2”管道项目,这些管道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因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政界施压,施罗德于今年5月被迫辞去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会主席的职务、放弃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监事。不过,施罗德目前仍是“北溪-2”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股东委员会主席。
上一篇 21式作训服,又一波帅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