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路透社记者在俄乌前线遇袭,乌克兰方面的反应亮了

耿直哥

当地时间6月3日,俄罗斯方面传出消息,称在乌克兰东部前线报道俄乌冲突的两名英国路透社记者乘坐的车辆遭到炮弹袭击,导致这两名记者受伤,两人的司机当场死亡。

随后,英国路透社也证实了此事。

而在社交网络上,乌克兰方面对此事的反应却耐人寻味。

最初传出两名路透社记者遇袭的,是俄罗斯RT新闻网的记者Igor Zhdanov。根据后者的说法,当时他和路透社记者分别乘车经过正在进行战斗的乌克兰东部北顿涅茨克市,期间他们遭到了炮弹的袭击。


记者遇袭

Igor Zhdanov表示,虽然他乘坐的车辆避开了炮弹,但附近两名路透社记者乘坐的车辆却未能幸免,被击中后翻了车,司机当场死亡,两名记者也受了伤,目前已经被送医。


记者遇袭

Igor Zhdanov还怀疑,这场针对媒体记者的袭击是蓄意的,因为记者乘坐的都是民用车辆。


社交媒体截图

尽管Igor Zhdanov并没有明确表示袭击是乌克兰方面干的,但他的东家RT新闻网表示有俄罗斯记者前一天也在北顿涅茨克市附近受伤,当时那名记者表示乌克兰军方正在炮击这座小城。

这一消息也令境外社交网络上支持俄罗斯的账号认定炸伤两名路透社记者的是乌克兰军方。


外媒报道

随后,英国路透社也报道了其两名记者遇袭的事情,但路透社报道此事的口吻却有些奇怪。

比如,这家英国媒体先是强调,两名记者乘坐的是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提供的车辆,还称司机也是乌东的“分裂分子”安排的,且车子当时行驶在俄方控制的道路上。但路透社随后又表示,他们已经就袭击事件向乌克兰军方寻求回应,后者没有置评。


外媒报道

路透社的这一怪异的报道口吻很快引起了一些支持俄罗斯的外国网民的不满,认为这家英国媒体在刻意回避或隐瞒乌军炸伤两名记者的情况。有网民还表示如果是俄军炸的,路透社早就在大标题里把俄罗斯写出来了。


网友评论

而乌克兰一些媒体和支持该国的网民对此事的反应,则更有意思。

如下图所示,乌克兰的《基辅独立报》就在报道此事的帖文中进一步特别强调说,两名记者乘坐的是亲俄武装提供的车辆,行驶在俄方控制的道路上。


《基辅独立报》回应

一个支持乌克兰的外国网民则质问这两名记者为什么要跑到战斗正在进行的前线去报道,称记者在那里大概率会遭遇中枪或被炸的情况,然后就会被俄罗斯方面炒作。

“跑到那里去的意义何在?”这名亲乌克兰的网民问道。


网友评论

还有亲乌克兰的网民认为路透社不该“听信”俄罗斯方面的说法报道此事,甚至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亲俄”的路透社在与俄罗斯人一起“抹黑”乌克兰……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乌方称不寻求与俄达成和平协议:任何协议都分文不值

【文/观察者网 齐倩】自俄罗斯2月24日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至6月3日已经百日。

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新讲话,俄罗斯已控制了乌克兰大约20%的领土,面积达到近12.5万平方公里。目前,顿巴斯地区仍是俄军行动重点,俄乌双方在北顿涅茨克的争夺已经白热化。

从一开始,俄乌双方就互不相让,俄罗斯多次表示会继续展开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既定目标”;而乌克兰方面则喊话将“战斗到底”。与此同时,美西方不断火上浇油,一边军援乌克兰,一边实施一系列对俄制裁,致力于全面“封杀”俄经济。在此情况下,俄乌谈判一直停滞不前,乌方谈判代表兼总统顾问近日直言,基辅不会寻求与莫斯科达成和平协议。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局势来看,俄乌冲突在短期内不会结束。有欧洲官员此前曾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认为这场冲突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底。因此,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俄乌双方谁更有时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质疑欧美对俄制裁的有效性,因为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正重新站稳脚跟。英国《卫报》6月2日则发文称,“俄罗斯正赢得经济战争”。







北顿涅茨克硝烟四起,图自外媒

泽连斯基: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20%的领土

“截至今天,我们大约20%的领土在占领者的控制之下。”6月2日在卢森堡众议院发表视频演讲时,泽连斯基告诉在场者,这将近12.5万平方公里,“比所有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即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面积总和要大得多”。他补充说,顿巴斯地区“简直被摧毁”。

3月下旬,俄军从乌克兰首都周围撤离,将行动重点转移至顿巴斯地区。据泽连斯基所称,在最近几周,俄军取得了缓慢但实质性的进展。

泽连斯基还说,战斗继续在前线进行,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周边、穿过顿巴斯地区,一直延伸到该国南部的尼古拉耶夫,形成一个新月形战线,绵延“一千多公里”。

综合CNN、《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战事焦点是卢甘斯克地区的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北顿涅茨克是卢甘斯克地区最后一个不在俄罗斯手中的主要城市。从俄乌双方公布的战报看,双方在北顿涅茨克的争夺已经白热化,“已经陷入一场激烈的消耗战”。

目前,俄罗斯控制住了北顿涅茨克70%的面积。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称,俄军再次向该市西部发起攻击,以切断乌克兰人称之为“生命之路”的高速公路和支路沿线的乌方补给线。

英国国防部2日发布最新的情报评估,预计俄罗斯将在未来两周内控制整个卢甘斯克地区。

评估报告写道,“俄罗斯在顿巴斯取得了战术成功……俄罗斯控制了卢甘斯克90%以上的地区,并且很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完成控制“。但报告补充称,俄罗斯未能在其他领域获得一样的势头,被迫进入防御模式。



俄乌战线绵延一千多公里,呈新月形。CNN制图

分歧难解,谈判停滞

5月17日,俄乌和平谈判“无限期搁置”,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导致了谈判陷入僵局。

俄方指责乌方在谈判中立场太过强硬,同时批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支持,点名美国、英国和欧盟希望利用乌克兰来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压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表示,乌克兰谈判代表已经被英美控制,目的是拖延冲突,结果最终导致俄乌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宣告暂停。

乌方则声称,俄方没有考虑到俄乌局势发展至今的变化,俄乌冲突已不再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规则进行。不过,对于谈判,乌总统办公室顾问仍然强调,这会是结束当前俄乌冲突的方式。

实际上,在俄乌冲突一开始,双方之间便存在很难调解的矛盾。俄罗斯多次表明会继续展开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既定目标”;而乌克兰方面则喊话将“战斗到底”。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此前表示,俄方的“既定目标”包括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成为中立国家、不奉行反俄政策。

更糟糕的是,美西方不断火上浇油,一边军援乌克兰,一边实施一系列对俄制裁。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手段简直层出不穷,涵盖经济、金融、能源、领空、科技和文体等领域。在一些西方公司和行业协会的配合下,对俄制裁甚至外溢至文体娱领域与平民头上。

同时,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从最初的头盔、防弹衣到现在的重型武器、高精尖武器,军援力度不断加强。最近,美国达成400亿美元的援助乌法案,并批准最新一批武器援助,包括应乌方要求提供射程较远的多管火箭炮系统。6月2日,欧盟27个成员国正式批准第六轮对俄制裁方案,其中包括石油禁运,相关制裁措施于3日正式生效。

在此情况下,俄乌谈判一直停滞不前。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日前表示,泽连斯基声称只有在俄军撤军后才能恢复谈判,这一言论给乌方寻求和平解决的愿望蒙上了一层阴影。乌方谈判代表兼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近日直言,基辅不会寻求与莫斯科达成和平协议,“与俄罗斯的任何协议分文不值”。

俄媒:曾是基辅啦啦队的西媒,正在改变看法

在西方政府挺乌制俄的同时,西方媒体也充当起了基辅“啦啦队”的角色。



RT:曾是基辅啦啦队的西媒,正在改变看法

对此,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内本齐亚5月曾解释称,俄乌冲突不是针对乌克兰的战争,而是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的经济战。“就好像是(西方)在急切地等待这一刻,对俄罗斯进行镇压。如果我们谈论世界大战,毫无疑问,它在经济层面上进行。”

一开始,欧美国家对制裁有效性信心十足。3月26日,在波兰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扬言,“卢布即将沦为瓦砾”,俄罗斯经济在未来几年将减半。与此同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预测俄罗斯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将下降15%。

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多项数据出炉,包括卢布一路反攻、俄能源收入增加、最新GDP数据较为乐观,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开始质疑西方制裁的有效性。“今日俄罗斯”(RT)2日刊文称,这些西媒也在改变对乌克兰的看法,从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变为认为乌克兰需要和平。

早在5月初,《经济学人》就分析称,在西方国家“前所未有严厉的”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只受了“皮肉伤”(but a flesh wound),并没有伤筋动骨。目前,卢布已经收复全部失地,且俄罗斯实体经济也呈现出“惊人的弹性”。

文章还写道,俄罗斯经济重新站稳脚跟有两个原因:长期遭受西方围堵的俄罗斯经济,对于这一轮制裁已早有准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产业并未受到严重影响。

“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经济战争已经三个月了,但这并未如期按计划进行。相反,情况确实非常糟糕。”6月2日,英国《卫报》刊文称,俄罗斯正赢得这场西方发动的经济战。西方的一系列制裁,不仅没有压垮俄罗斯经济,迫使普京撤兵,反而推高了能源价格,拉高了西方国家的通胀,让卢布汇率越发坚挺。

“今日俄罗斯”还注意到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编辑考夫林(Con Coughlin)的转变:他每周都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俄罗斯的失败,现在说莫斯科可能会取得“令人震惊的胜利”。尽管这是为了支持他的论点,西方国家需要加强军援乌克兰的力度。

最后,“今日俄罗斯”还称,即便如此,白宫和基辅仍然对西方媒体的转变视而不见。相反,美国继续给乌克兰一张空白支票。



英国《每日电讯报》编辑考夫林:从预言俄罗斯失败到称俄罗斯将取得胜利

“胜利终属于我们”VS“行动仍将继续”

在俄乌冲突百日这一天,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则简短的视频讲话。他说,乌克兰人在100天内一直在保卫自己的国家,抵御俄罗斯的“侵略”。

泽连斯基表示:“议会领导人在这里,总统办公厅主任在这里,总理在这里,总统顾问在这里,总统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民,我们国家的人民,在这里。 我们已经保卫乌克兰100天了。胜利将属于我们。荣耀归于乌克兰。”



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视频截图

同日,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评估了俄乌冲突100天局势,称俄罗斯已经取得“某些成果”,工作将继续进行,直到实现所有目标。

“该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人民。在这一方面,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佩斯科夫在例行电话会议上告诉记者, 许多定居点乌克兰武装部队和民族主义分子中“解放出来”,人们也已经拥有了建立和平生活的机会。

佩斯科夫强调,这项工作将一直持续到“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都实现为止。

另据塔斯社报道,佩斯科夫此前一天(2日)表示,由顿巴斯地区民众来决定是否公投加入俄罗斯。他说,“首先,必须是人民的意愿,其次,必须设置适当的条件”,但补充称,目前还没有公投的具体时间。

一边称“胜利归于乌克兰”,一边说“行动仍将继续”,一百天过去了,双方的态度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局势来看,俄乌冲突在短期内不会结束。早在4月份,就有两名欧洲官员日前告诉CNN,美国认为这场冲突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底。

CNN在6月3日发文分析称,俄方表示俄军不会在乌克兰“追逐最后期限”,这表明普京在俄乌冲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时间表。相比之下,乌克兰人担心“国际疲劳”(international fatigue)可能会出现,因为这将导致国际社会向乌克兰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对普京做出让步。

“因此,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俄乌双方谁更有时间。”CNN最后总结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东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负责人罗南·巴尔27日警告称,以色列极右翼势力计划暗杀约旦河西岸以军最高指挥官。据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27日报道,巴尔致函以色列政府高层称,极右翼势力批评以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耶胡[全文]
    2023-12-30 02:06
  • 财联社12月21日电,《今日印度》杂志网站20日的报道称,针对美司法部此前有关印度公民在美国领土暗杀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指控,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如果有人提供任何信息,我们肯定会调查。如果我们的公民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我们都将调查。”莫迪还说[全文]
    2023-12-22 02:05
  •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9月1日23时左右,俄罗斯防空部队在别尔哥罗德州上空摧毁了一架乌克兰攻击型无人机。23时15分左右,乌克兰试图使用一艘半潜式无人艇对克里米亚大桥进行袭击,无人艇被及时发现并在黑海水域被摧毁。对此,乌克兰方面暂无回应。[全文]
    2023-09-03 02:04
  • “瓦格纳事件”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平息,但毫无疑问,这场突发性事件给俄罗斯国内乃至整个东欧局势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此前卢卡申科所斡旋的结果,普里戈任要前往白俄罗斯。而根据澎湃新闻网的报道称,6月27日,卢卡申科亲自证实,普里戈任[全文]
    2023-07-01 02:06
  • 美国最近频频主动喊话,想要在安全领域能与中国对话,但拿出的诚意也仅仅是在口头。这不,五角大楼29日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提出中美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会面,被中方正式拒绝了。声明还称,“国防部坚信,为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保持华盛顿和[全文]
    2023-05-31 02:03
  •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莱德(Pat Ryder)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一架俄罗斯飞机在波罗的海上空拦截了两架美国轰炸机。当天稍早前,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称,当天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上空发现两个接近俄罗斯空域的目标,波罗的[全文]
    2023-05-25 02:0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东新闻热线 gd.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