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朋友圈逐渐“官方化”,进入体制内的变化肉眼可见,原因充满无奈

现代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找工作已经成了多数人的常态,因此相比较高薪好工作,现在的学生更看重安稳性和保障性,那么体制内的岗位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学生们的首选。

很多学生更是以进入体制内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为此付出了心血,要知道体制内岗位的选拔极为严苛,考公考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上岸的学生不仅有能力还很幸运。



但是有没有人发现,身边的亲朋好友,在进入体制内之后就慢慢变了,这一点在发朋友圈这件事上就尤为明显,而且在体制内待的时间越久,这种“变化”就越发明显。

进入体制后的变化,从朋友圈就能看出来:工作时间越久就越官方

一名网友总结了进入体制内的朋友圈的进化史,真实到不行,从朋友圈的情况就能够看出来,体制内的工作究竟改变了多少人。



刚入职半年的学生,朋友圈一切照旧,还常常会分享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入职一年后,发朋友圈的数量明显减少,一个月也发不了几次,还要进行分组可见,避免被不该看到的人看到。

等入职一年半后,就更不能随意发朋友圈了,甚至连头像都换成了很“官方”的样子,入职三年后的“老人”更是只发一些单位领导让转发的内容,大有一种单位公众号的既视感。



从初入体制内的“小白”到经验丰富的“老人”,朋友圈的变化可以说是肉眼可见,工作时间越久就越官方,这是很多考入学生体制内的改变。

因此这个总结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有人说这就是自己的状态,轻易不敢发朋友圈,生怕被领导看到,有的人不仅连发朋友圈收敛很多,就连放个电动车都要停在最后面,这都是在体制内求生存的“人情世故”,只有过来人才能懂得其中的无奈。



进入体制内就变得“官方”,并非学生所愿,背后另有隐情

进入体制内的学生,不仅发朋友圈都束手束脚,就连行事风格都逐渐官方化,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自恃清高,甚至有些飘了,但说到底这也不是学生所愿,背后有很多无可奈何的隐情。

体制内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轻则得罪别人,重则直接影响未来的前途,所以学生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生活。



现在信息通讯发达,彼此沟通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确实缺少了隐私性,有时候被领导看见了就免不了要被说教,与其费口舌解释或者是挨批评,倒不如保持低调。

还有一点更让人无奈,那就是要“防小人”,身边的人并非都真心为学生好,还常常会特意关注体制内朋友的动向,稍微有点小瑕疵就会被过度解读,甚至还会成为揪在他人手里的“小辫子”,那么就会落入别人设计好的圈套里,到时候就有可能前途尽毁。



所以与其说学生进入体制内就变了,倒不如说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少一些存在感有时候未必是坏事,能为自己减少很多的麻烦,这也是学生走向成熟的表现。

考公考编上岸不代表躺平,想要长远发展,学生就要懂得变通

考公成为了无数学生的就业首选,为了上岸拼尽全力,很多学生更是抱着“上岸就轻松了”的心态在咬牙坚持,但是这种心态其实也是不完全对的。



体制内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干的,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还要接受领导和人民的监督,内部发展也是一步一个坎,所以公上岸不代表可以躺平,学生一定要居安思危,懂得变通才能长远发展。

就拿和同事领导相处来说,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既能够恰当地体现自己的能力,还不要轻易去得罪别人,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这就需要学生拥有极高的情商,所以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另外学生进入岗位后依旧保持学习的状态,毕竟没什么工作经验,遇到问题要懂得变通,还要多听过看多观察,和前辈学习经验技巧,总之就是一定要坚持学习。

【笔者有话说】进入体制内、拿到铁饭碗,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的目标,但是进入体制内才发现,也要面临很多的无可奈何,就连说话做事都要谨小慎微,这一点学生要心中有数,要想在体制内站稳脚跟,爱岗敬业、谨言慎行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否则就很容易让别人钻了空子,或许这就是体制内的人很少发私人朋友圈的原因吧!



话题:你身边的体制内的朋友还发朋友圈吗?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东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上海存志学校集团是集名校培育、学校托管、教育改进、创建咨询、教育测评、课程研发、教师研修、学生研学为一体的教育集团。集团始终坚守“以爱育人、立己达人、以诚办校”的教育初心,以“赋能未来,让每个生命出彩”为教育理念,专注幼儿园到高中的K15精[全文]
    2024-12-26 02:22
  • 很多特殊需要孩子家长在寻找组织时,都更希望能找到跟自己情况差不多的、需要更为一致的,这样交流起来能更有共同语言。早在2020年12月,大米和小米就在粉丝的呼吁下,建立了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学习交流群,主要分为:0-3岁、3-6岁、6岁+、阿斯伯[全文]
    2024-12-23 04:14
  • 2015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获得了一组宁夏地区的高考志愿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后,丁教授看见了一个让他十分震惊的结果:理科一本线以上录到同校同专业的,农村学生的分数要比城市学生高17分;而且,农村学生的滑档率比城市学生高很多[全文]
    2024-12-16 03:49
  • 近日,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能力提升岗位研修活动(第二期)在广州举行。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旭泉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及相关专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专(兼)职美术教研员,省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研基地成员及中小学骨[全文]
    2024-12-12 03:48
  •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2024年第九十五期(总第865期)家里厨房洗菜盆下面的管道堵了,反出来的水弄了一地,费了半天劲儿才擦干净。把水盆下面的管子拧开,凝成块状的食[全文]
    2024-12-05 03:45
  • 以前是“严师出高徒”,现在是“严师被开除”,这可不是玩笑话,而是真实发生过太多次后,老师们的“经验所得”。小学教师是各年级教师中,工作最辛苦的,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维持纪律,小学生比较活泼、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往往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两[全文]
    2024-11-17 04: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东新闻热线 gd.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